首页

套路直播若依女王

时间:2025-05-29 13:39:02 作者:海南提出城市更新“房票安置” 鼓励收购商品房用作安置房 浏览量:82726

  中新网北京8月6日电(庞无忌 诸葛瑞鑫)据自然资源部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146起。初步统计,今年入汛以来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53起,有效避免2443人可能出现的因灾伤亡。

  据了解,针对今年以来的多次强降雨过程,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从自动化监测方面已成功预警预报灾险情68起,有效避免216人可能伤亡。据统计,近半数这类险情发生在夜间,且短时强降雨诱发的滑坡事件常具突发性,留给预警与疏散的时间窗口极为有限。在此背景下,自动化监测设备展现出“全天候、准实时”的独特优势,与群测群防有效协同。

  此外,我国已查明27万余处地质灾害隐患,建立了26万余名基层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体系,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工作自2020年启动,采取“在实践中提升”的方式,研发了1套设备、1个系统和“1+4”技术标准,覆盖了5.6万处地质灾害隐患。

  截至7月底,今年我国累计成功预警预报灾情险情约640起,及时组织10139人撤离,有效避免2869人可能伤亡,“人防+技防”模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汛期暴雨灾害及地质灾害风险,下一步自然资源部门将从以下几方面聚焦聚力:

  一是完善防灾机制,形成防灾合力。充分发挥国家防减救灾委、国家防总、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强化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文旅、能源、地震、铁路等相关部门行业监管,压实生产经营单位和工程建设单位防灾责任,积极避免农村切坡建房和工程建设领域地质灾害。

  二是加强基础工作,强化源头管控。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提高高风险地区1:1万调查覆盖面,进一步摸清风险隐患底数。强化风险调查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工程建设专项规划中的应用,严格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风险。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风险动态管控。加强先进试用设备和技术方法在隐患点监测预警上的应用,完善县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体系,建立“点面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监测预警精度。落实“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要求,完善风险管控体系,提高风险动态管控能力。

  四是加强培训演练,提升基层能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防灾责任人、受威胁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主防范能力。针对重要隐患点和高风险区,组织受威胁人员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开展应急演练,提升临灾避险能力。强化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和力量预置,通过持续加强技术支撑单位驻县包乡体制建设,提高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三部门:19个新职业、28个新工种信息正式发布

当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近400名施工作业人员有序进场,按照专业分工开展作业,地面插铺道岔、高空接触网作业、信号改造施工作业同步开展。

坚决斩断虚拟货币洗钱产业链

“目前,水利部已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部署的重点任务全面进行了分解细化,逐项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逐项落实到年度推进计划,并建立健全了工程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我们将为之积极努力,狠抓落实,依法依规、科学有序推进工程项目的实施,确保如期完成国家水网建设的目标任务。”

刘建超出席“丝绸之路与亚洲文明”论坛

西宁4月19日电(祁增蓓)“此次颁布的藏药‘佐太’及其原辅料地方标准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准和广泛的认可度,是五个涉藏省区首部关于‘佐太’的标准规范。”4月19日,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处处长李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习言道|行走在田间地头,习近平再论“中国人的饭碗”

从大合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澎湃热烈,到小组合《敖包相会》的悠扬缠绵,再到独唱《梨花颂》变为集体舞现场,90分钟转瞬即逝。

外企高管密集来华,所为何事?

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杜燕)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义务教育学校推动落实“课间一刻钟”,以往的课间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课间5分钟的小变化,折射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智慧,这不仅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怀,更是推动学校治理能力和育人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